工夫茶派生的潮汕俗語
被譽為人民藝術(shù)家的我國著名文學(xué)巨匠老舍(1899-1996年),是現(xiàn)代杰出的戲曲劇作家和小說家,曾任政務(wù)院(國務(wù)院)文教委員會委員、中國文聯(lián)副主席、中國作家協(xié)會副主席等職。1962年四月初,老舍曾專程訪問潮汕,欣賞潮劇……潮汕一行令老舍感受殊深、浮想聯(lián)翩,斐然成章,寫下了九首膾炙人口的訪潮汕詩篇,其中詠潮劇的4首,則反映了他對潮劇情有獨鐘。
其《贈澄海藝香潮劇團》詩曰:鮮花翠相喜同堂,澄海春風百卉香。一曲宋元遺曲在,冠山韓水此情長。
這首詩贊揚了潮劇繁花似錦,贊揚藝人老樹新秀人才濟濟。潮劇乃是宋元時期南戲的一支,已有400多年的歷史,故詩人以“宋元遺韻”贊之,而以澄海境內(nèi)的名山“冠山”入詩,尤為切題。全詩語言通俗明快,平易中寄深情,淺顯中含厚意,極富感人魅力。
其《流沙觀潮劇》詩言:春宵鼓板動流沙,絕唱傾城放百花。古調(diào)新聲春永在,嶺南兒女盡名家。
潮劇唱調(diào)柔潤,鼓樂清揚自成風格,博得了老舍的青睞,故詩人對素有“南國鮮花”的潮劇,賦詩“絕唱傾城放百花”,盛贊潮劇藝人“盡名家”。綜觀全詩,語言質(zhì)樸、清新,不事雕琢;細研詩意,作者的感情強烈、真摯。
其《贈潮劇院》兩詩云:莫夸騎鶴下?lián)P州,渴慕潮汕幾十秋。得句馳書傲子女,春宵聽曲在汕頭。姚黃魏紫費評章,潮劇春花色色香;聽得汕頭一夕曲,青山碧海莫相忘。
前詩中“騎鶴下?lián)P州”化用“騎鶴上揚州”典故,取其“十全十美理想化事物”的喻意。《說邪》載《商蕓小說》:“有客相從,各言其志:或愿為揚州刺史,或愿多資財,或愿騎鶴上升,其一人曰:‘腰纏十萬貫,騎鶴上揚州。’欲兼三者。”首兩句極言對潮汕的渴慕,末兩句言在汕頭看潮劇聽到妙曲妙語,遂迅速寄信告知子女,讓子女也一同來分享樂趣與自豪。
后詩中“姚黃魏紫”乃宋代兩種名貴的牡丹品種。姚黃為千葉黃花,出于姚氏民家;魏紫為千葉肉紅花,出于魏仁溥家(見歐陽修《洛陽牡丹記?花釋名》)。詩人以名花喻潮劇、潮劇目、潮劇藝人,道出了各潮劇團演技難分高下,劇目紛呈美不勝收,演員薈萃人才輩出,將潮劇滿園春色、一派繁榮的景象呈現(xiàn)在讀者眼前。
“聽得汕頭一夕曲,青山碧海莫相忘。”這樣發(fā)自內(nèi)心肺腑的感人之語,足見老舍對潮汕的眷戀之心,對古老劇種潮劇的傾慕之情,是何等真摯深厚!
![]() |
![]() |
管理員
該內(nèi)容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