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湫寶塔
粿條是福建閩南地區,臺灣省,海南省、廣東潮汕等閩南語系地區的漢族傳統小吃。“粿條”一名是福建閩南地區和廣東潮汕地區的叫法,同屬于閩南語系地區的海南省全省和廣東、福建、臺灣等省份的客家人則將其稱為“粄條”。粿條不同于河粉,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彈性。另外閩南、潮汕、海南和臺灣地區對于凡是用米粉為主料,面粉、薯粉等輔料經過加工制成的食品,都稱“粿”或“粄”。所以閩南語系地區的所謂粄、粿,實際就是別處所稱的糕,但包括的范圍又不單純是“糕”。而用米粉調成漿蒸成薄片切成條狀的叫做“粿條”或“粄條”,臺灣也有稱為“粿仔”或“粿仔條”的。而今香港,新加坡,馬來西亞等地都可見到粿條,甚至成為當地的小吃,這是由于當時大量閩、粵移民把粿條帶出去的。
基本信息
采用米、麥以及其他雜糧所制成的副食品稱為“粿”或“粄”的,閩南地區,潮汕地區,臺灣地區,海南地區基本同根同源,食俗口味也相似。至于香港一些餐室的所謂“貴刁”,實質也是潮汕話“粿條”的譯音。在南洋做粿條生意的,都是華僑,它的制法根本和福建、潮汕的相同,不過多加上些咖喱粉而已。這種小食,大概也為當地人士所喜愛,所以粿條也為當地人所熟識。香港餐室又從那里音譯過來,名為“貴刁”。有的還鄭重其事,加上“秘制”、“馬來食品”等等字樓,實在卻算不了什么“秘”。而所謂馬來食品,不外是潮汕粿條的馬來化罷了。
![]() |
![]() |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